標籤

政論 (8) 戲筆 (2) 勞工 (1) 序跋 (1) 文評 (1) 發言 (1) 雜碎 (1)

2004年10月15日 星期五

入禪三境與蘇軾的一首「禪」詩



  宋.釋普濟的《五燈會元》卷十七中載有一段青原惟信禪師的著名語錄:「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這「三般見解」,指的就是禪悟的三個階段,也即是入禪的三種境界。相傳蘇軾的一首七絶正是取其意而成: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詩《蘇東坡全集》裡不錄,但大多禪話機鋒裡都指明為蘇軾所作,今姑妄聽之;況且此詩往往和他其他的廬山詩相提並論,禪機理趣也比較接近,這就不細究。
  廬山的煙雨與浙江錢塘江潮水,自古便是享譽盛名的旅遊景點。未到過的旅客往往百般期盼、千般縈迴,要以一睹為快。及至可以見到「廬山煙雨浙江潮」,內心便形成了比實際更豐富的形象,這就是「聞名不如見面」、「嘆為觀止」的震撼,但是震撼過後,內心復歸平靜,這時才發現廬山煙雨浙江潮還是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詩寓意是明顯的:求道者在未悟道前,總有各種煩惱困擾,於是上下求索,並對悟道有種種憧憬,這不啻是一種妄執。及至真正到達了悟道的境界之後,便會知道其實境界還不外如是。以前總以為有一個理想境界可以安頓,悟道後便發覺世間本來就是這樣,根本並無世外之世,以前所謂的追求只是心中的妄念。明乎此,一切妄念自息。這首詩的第四句雖與第一句相同,但卻指求道者悟道後的體驗,雖同是一境,心卻已不同,因此與第一句所表現的意義自是各異了。因此,絶句格律上最忌諱的字句重複問題也巧妙地、創造性地予以解決了。
  唐中葉以後,中國的思想界出現了一個新的叫禪宗的派別。這是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特別是道家思想結合後的產物。她主張精神信仰與生活一致,成佛途徑不在於坐禪頌經,持戒苦修,也不必嚮往西方極樂世界,而反求諸內心的超脫,精神的自由,直覺的頓悟。
  禪宗的理論到中唐以後,對知識份子影響極大,至北宋蘇軾,可說就是這種理論的人格化身。蘇軾有關禪機禪悟的詩作當然不只此,但從這首詩可見其受佛家影響的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