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政論 (8) 戲筆 (2) 勞工 (1) 序跋 (1) 文評 (1) 發言 (1) 雜碎 (1)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慶回歸 重團結 行正道



一年容易又七.一,香港回歸祖國不覺就15周年了。按常理,特區15歲生日當然要大事慶祝,而按慣例(自回歸第一天起)也會有那麼一些對回歸不高興的人出來「攞景」,時至今日,這已見慣不怪,本沒甚麼好說的,但細想一下,這或許也反映了「深層次矛盾」的某些方面,試以現象看本質。

設若某人生日,正在一片喜氣地慶祝生辰,另有滋事者糾眾抬棺材來燒紙哭喪,這將是怎樣一個令人掃興的場面,而按國人的人情倫理,雙方如無深仇大恨,滋事者肯定是不道德的,大多數人一定予以責難。然而倘因滋事者「聲大夾惡」,無人敢惹,主人家又想息事寧人,滋事者定然變本加厲,「玩轉Party」。雖則如是,但大多數人心裡還是要譴責的。當中是非對錯,人們還是心裡有數的,所以滋事者雖可逞惡一時,卻很難囂張一世,因為違反人情常理的,最終只會自取其辱,是要負出代價的。只是事情不會那麼間單。如這時有詭辯狀師出來嚷嚷:按常理,哪有人甘冒天下之大不諱?一定是主人家作孽在前,滋事者才有極端行為;況且按照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人人有表達言論的自由和權利,所以我們應對滋事者寬容些;再者,我們不能盡是歌舞昇平,粉飾太平,社會不能只有「河蟹」聲音,也要來點「草泥馬」作點綴,這才能體現多元社會,以及我們對核心價值的維護和堅持!狀師的普世、核心價值寶劍一出,誰與爭鋒?還有誰敢責難甚或心裡咕嘀?反而吸引一些天真善良者參與其中。如是者,習非成是,有違人情常理的事,也就見慣不怪了。

現實社會當然要遠比以上複雜,不能簡單只就生日說事,今只就慶祝回歸一事作分析,是因為香港回歸祖國,帶有根本性意義,是決定其他一切的條件;這裡先不說愛國與否,只說作為港人,支持回歸,愛香港是應有之義,因為這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得以實現,我們得以安身立命之所在,社會如未能就此達成一致的認識,其他的事,就只能因殊見而更見意異。因此對香港回歸的態度,就是判定是否愛香港的指標,就是身份認同的證明。這態度也是社會團結,共謀發展的前提條件;相反,如有人對香港回歸祖國持否定態度,雖則他以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不知是普世價值還是核心價值的東西為藉口,大多數的港人還是要警惕的,如因此而妨害社會團結和安定繁榮,港人還是要予以迎頭痛擊的,因為愛國愛港才是港人真正的核心價值。

候任特首(本文如能出刊時,己是新任特首了)梁振英先生在其競選時提出的口號是「齊心」,可見他對團結的重視,這是有針對性的,只是他似乎呼籲多於要求。任何社會對團結都有高要求,否則無從「穩中求變」。所以,苟有破壞團結者,都是社會的大敵,無論他是人是鬼,是中西古今,狀師政棍,神仙皇帝,佛陀耶穌,普世核心價值……全都要將他踏倒在地!

回歸15周年,適逢新政府領導班子就任,人們有理由期望新政府要更旗幟鮮明的賞善罰惡:凡是促進團結和諧,維護繁榮穩定,親民樂群,踏實做事的……即是善者,就要加以肯定,予以褒獎;凡是有害團結和諧,有損繁榮穩定,誨淫誨盜,包攬訴訟的……即是惡者,就要加以壓抑,予以懲治。通過懲惡揚善,才能宏揚正氣,扭轉類似上述習非成是風氣,實踐「行之正道」。

以上就事論事,了無新意,只講了些人們似乎忘了,卻不得不說的大白話。多謝《明報月刊》潘總編約稿!謹就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寫點字,應景應景而已。

刊於《明報月刊》2012年8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